2019年5月29日,中國政法大學商學院院長、資本金融研究院院長劉紀鵬教授在“金石財策B輪融資暨矩陣發布會”上,就資本金融秩序和財富管理的格局做出了分享。
以下為現場內容精編:
網上有個段子:
人生八大最慘失誤:
①1911年當太監的;
②1948年農村買地的;
③1957年聽黨的話提意見的;
④1966年上山下鄉和貧下中農結婚的;
⑤1976年投靠四人幫的;
⑥2004年沒買房的;
⑦2015年10月結扎的;
⑧2018年滿倉A股市場的。
最后一句,實實在在戳痛了股民們的心。
前陣子,前有康得新賬上趴著150億現金,還不起15億債券本息,后有康美藥業核算錯誤,造成貨幣資金多計299.44億。“兩康事件”真真切切挑戰了監管底線。同時也反映了目前股民普遍對于中國股市的看法:缺少公平和正義。
為什么圈錢者暴富,熊市牛市跑步上市,投資人卻掙不著錢?就是因為資本市場是一個融投資市場,不是簡單的融資市場。而今天市場不好的原因,就是仍然把它當成圈錢市場和融資市場。如何改變這一現狀,或許要從認識資本金融的本質說起。
現代金融實際上分為貨幣金融和資本金融。貨幣金融主要是以商業銀行為主導,貨幣市場為基礎的債權間接的融資體系;而資本金融是以證券或者投行為主導,以資本市場為基礎的直接股權投融資體系。

這里要注意兩個問題,一個是債權融資的特征和股權投資的特征,必須看到它們的不同。另一點,貨幣金融主要是融資市場,而資本金融不僅是融資市場,還是投資市場。
資本金融的衣食父母是投資人,但從市場表現來看,卻看不出這一點。
要解決今天股市的制度性問題,就必須根據資本金融的特點,設計一系列的股權文化、股市監管。從學術定義上看,就是要從開展投資者教育轉變到發行者教育上。發行者的隊伍就是以上市公司為核心,以券商為龍頭的會計師、律師和交易所。交易所必須拉到被教育的地位上來,納入發行者隊伍。因為他們也是受益人,不能再簡單地認為交易所是證監會的延伸,抓住了這一點,也就抓住了振興中國股市的關鍵。
如果一個股市是無止境地以融資作為高效率的指標,而缺少了公平這個指標,缺少了在考核中納入投資人的平均收益和財富效應。股市如何變好?
以上市公司為核心的圈錢者,例如“兩康事件”,從2001年到現在,康美藥業從股市圈了680億,從債券市場上、貨幣市場上又籌了180多億。上市前,康美藥業家族總共持有67%的股份。今天家族企業一股獨大的公司越來越多,由此引發的公司股權和治理結構問題非常突出。如果我們能在制度上進行安排試點,或許“兩康”的現象很早就會得到制止。
因此,抓住資本金融的本質特征,把保護投資者的利益放在首位,才能真正地振興股市,真正地振興中國經濟。
新中國成立以來經歷了三個金融時代的演變,從財政金融時代、貨幣金融時代,發展到資本金融時代。
財政金融時代是在1979年以前,銀行作為財政出納時期;貨幣金融時代,即商業銀行金融時代,四大銀行開始貸款;而資本金融時代是在1991年組建滬深交易所,開啟直接融資的時代,也就是證券金融時代或投行金融時代。
目前,金融轉型很難轉移到股權和投融資體系當中,這是金融比較薄弱的環節,但也是金融走向新生的戰略突破口,因此需要非銀行金融商業的崛起。
《2018胡潤財富報告》顯示,截至2018年1月,大中華區擁有億萬人民幣資產的“超高凈值家庭”數量達到13.3萬,比上年增加1.2萬,增長率達9.9%。其中擁有過億人民幣可投資資產的“超高凈值家庭”數量達到7.8萬。大中華區600萬資產富裕家庭總財富達133萬億,是GDP的1.5倍。可以說,中國財富增長強勁。隨著高凈值人士及超高凈值人士激增,我國的財富管理市場將迎來大的發展。
這些富人或者企業家的主要需求還是圍繞著安全、保值增值、家族傳承等幾大類財富管理問題,他們迫切需要專業機構的財富管理指導,運用家族信托、離岸信托和家族辦公室等金融工具,幫助他們實現財富管理。
之前,有個關于離岸信托的段子:
某某、某某某、某某某、某某某、某某某和李嘉誠相約一起賽跑,幾個人都嘲笑李嘉誠年紀大腿腳不利索肯定跑不快,結果最后卻是李嘉誠跑了第一。大家都在奇怪為啥他能得第一,李嘉誠大笑說,誰讓你們聽到槍聲才跑的……
搶跑的不止李嘉誠。據統計,包括馬云、劉強東、孫宏斌、雷軍等10位內地富豪均已設立離岸家族信托。僅這10位,裝入信托內的資產就有5,000億。

為什么富豪們鐘愛離岸信托?為避稅?傳承?還是就想找個“避風港”?或許都有。
1.資產隔離保護;
2.老有所依;
3.婚前財產保護:避免特殊目的婚姻;
4.意外情況下復雜的繼承程序,減少繼承糾紛,防范家人反目成仇;
5.離婚后孩子與配偶關系;
6.遺產稅規劃:高凈值客戶的信托財產不作為委托人遺產;
7.防止子女揮霍財產。
而除了看中信托本身具有的財富管理核心功能外,富豪們現在紛紛“跑路”的原因或許還有以下兩方面:
1、中美貿易戰
中美貿易戰初始于貿易,終會決戰于金融。
股市、匯市、債市和房市這些都是金融領域。誰勝誰負,就決定于這四個市場。而這四個市場恰恰關乎高凈值人群的財富管理。
2、股市波動
由于股市和匯市的波動大,導致資管和房產的風險加大。
而風險和安全問題更是企業家們財富管理最關注的核心。企業家有一個好的財務傳承環境,事關中國長期的發展。
在今天資本博弈的市場下,如果沒有金融空軍的制空權,或者在資本金融領域拿到定價權,中國在中美博弈或者說國際市場競爭中,就很難取得主動地位。而資本金融的重要一環就包括了企業家的財富傳承和家事金融。
李超人為傳承整整準備了20年:東退西進“買下了英國”,遷址開曼,資產裝入家族信托。4年前,大家紛紛譴責李嘉誠“跑路”,他回應:
“我今年87歲了,已經是古稀之年,安全比利潤對我來說更重要。我從來就不是大家說的是什么超人,我可能算是一個成功的商人,但我其實更是一個普通的人,甚至是一個老人。我希望我的人生能畫上一個完美的句號,而不想在晚年再橫生枝節。我也希望我的家人和我的商業在我故去之后,正常運轉,得到良好的繼承”。?
改革開放40年,一代們到了傳承的時候。
?拋開一個個商業超人的身份,他們只是一個個漸漸年逾古稀的老人。
?如果中國的財富與商業文化,能進入一個獨立創造——安心擁有——順利傳承的正常軌跡,則不單是企業家之幸,亦國之幸。
?財富傳承和管理不僅是富人的問題,而且是企業發展的問題,對于中國長期經濟增長,有著巨大的影響。從中國持續發展的角度,從服務實體經濟的本源來講,財富管理都是必須探討的話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