劉干霄?中國社會科學院產業經濟學博士,金石財策創始人&璟承家辦執行總裁,著有《重新定義理財顧問》、《中國家族辦公室管理前沿》
經常有人提到“中國的家族辦公室比家族還多”。雖然實際情況有待考證,但是這句話卻真實地反應了大家對于家辦行業的整體感受——就是最近幾年市場上家辦機構的數量快速增長。
?
目前市場上的家族辦公室,有私人銀行、財富管理、律師事務所、稅務師事務所等機構為了更全面、更有針對性地服務家族客戶發起成立的家辦,當然也有高凈值家族為了更好的規劃本家族的財富,自主成立的單一家辦。
?
無論何種類型的家辦,其本質都是為滿足家族的個性化、多樣化、綜合化需求,是圍繞“家族”而存在的。
?
說到“家族”的概念,它有幾層含義。
?
第一,首先家族包含很多家族成員;
第二,通常來說家族一定會擁有家族企業;
第三,通過長時間的積累,會獲得大量的財富,也就是家族的金融資本;
第四,一個家族之所以稱為家族,某種程度上他還要扮演一個社會角色,他要有公眾影響力,也就是所謂的社會資本,主要表現為影響力、好的聲譽等。
?
圍繞著“家族”的這幾層含義,與之相對應的“真家辦”服務,至少應該能解決三方面的問題。

?
第一,就是圍繞家族資本,提供精品化的財富管理服務。
?
家辦能夠幫家族客戶去做多資產、多策略的大類資產配置,包括股、債、商品以及另類投資等,涉及量化、CTA、FOF組合、MOM、TOF等策略。還能夠去做一些跟保護有關的規劃,比如大額保單、保險規劃、信托規劃、法稅的合規和稅籌,這都稱之為精品化的財富管理。一個真正的家辦,首先他要能夠幫客戶去處理家族資本的動態保值增值。
?
第二,一個好的家辦要具備一定的投行能力。
?
要能幫企業去做IPO、并購、發債,包括做一些資產的重組等,進一步幫他們去做商業的發展。所以一個好的家辦,一個特別有競爭力的家辦,要具有投行能力。像國外的高盛、美林、摩根,他們的家辦就是具有投行背景的家辦,跟UBS、EFG、LGT的家辦就不太一樣。如果家辦具有投行背景,會特別受企業家客群的歡迎。所以你看在中國大陸,中金、中信這種券商系的家辦,他就叫企業家俱樂部,或者叫企業家辦公室,某種程度上都約等于家族辦公室。
?
第三,圍繞家庭成員,做多種類型的事務規劃。
?
這些規劃包含很多定制的生活方式的管理,尤其是一些特定的主題的事務管理,比如做身份規劃時的移民服務,子女的精英化教育,家庭成員更高端的健康管理,甚至包括家族憲章、慈善公益等,這個時候就會有一系列的主題的內容。如果這部分做好了,就會讓這個家辦變得更加豐滿。
?
這三點中,第一部分尤為關鍵。如果第一部分的“精品化財富管理”都做不到,就妄談家辦服務的其他方面,一般也不太成立。
?
如果,以上第一項和第二項內容都無法提供,只是聚焦于第三項單一的事務服務,這種服務在市場上不具備稀缺性。雖然事務服務是家辦生態圈中不可缺少的部分,但是只靠事務服務,卻很難支撐起真正的家辦。
?
能做到這三方面的家辦,在中國分業經營的情況下,是很難做到的。真正的好家辦、真家辦,需要有聲譽的積累,需要金融牌照支持,需要大規模的人才沉淀,需要非常深度的產業投行能力,需要良好的生態圈體系,關鍵是還要有非常好的保密制度和基礎設施,甚至還有跨國別、全球化的網絡體系。如果具備這些,那么這樣的家辦可能會有很大的成長空間。
?
總體來說,一個新興事物,隨著社會人群相應需求的產生,供給端終究也會日漸完善。家辦行業經過10年、20年的發展,也能夠誕生出一批具備上述三種特征的優秀的“中國式家辦”。
?